第三十六章 大道尽头是长安
第三十六章 大道尽头是长安
阴固如今成功拉到了刘縯和一群“虎狼之士”做便宜护卫,岂会还在乎几个“没用的家奴”伤心不伤心?当即,对管家的眼泪和血水选择了视而不见,掉转头,带着刘縯等人施施然进了客房。
先威风八面地找了了丫鬟去煮茶,又杀气腾腾地叫来了奴仆伺候贵客洗脸更衣,好一阵鸡飞狗跳的折腾之后,才拉着刘縯等人分宾主落座,带着几分卖弄,大声介绍:“本朝太学与前朝大体一致,都是为了广纳天下贤良之才,着名师加以教导,以期他们能学有所成,日后好替天子牧守一方。然自打圣上登位,天降祥瑞,地生甘泉,贤材璞玉亦如雨后春笋。是以,太学就一再扩容,学子从原本的三百余人,变成了如今的一万余人,并且来年还要继续扩招!”
“哦——”众宾客张大嘴巴,双目圆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有道是鸡鸭多了不生蛋,骡马多了不拉车。太学如此急速扩招,里边的学子质量定然泥沙俱下。也难怪,近年来,很少听闻太学出来的人才有所作为!偶然蹦出一半个,要么是以心狠手黑,杀伐果断著称,要么则是因为发现了某个了不起的祥瑞,一路从县郡显摆到京师。真正能替百姓做主,或者能领兵扬威域外的,则闻所未闻!
“教材选取,自然依旧是五经。负责教导学生的名宿,亦如前朝,被授予五经博士之职。”阴固猜不到大伙心里的想法,见大伙好像个个都矫舌不下,还以为众人是被自己的“见识渊博”给镇住了,顿了顿,继续大声卖弄,“有一万多名学生,当然五经博士的数量,也得随之水涨船高。所以,如今太学里教书的五经博士,人数高达四百八十有余。其中两国师,指的是嘉新公刘秀、易学大家杨雄,这二人都极得圣上之心。谁要是能拜在他们二人门下,今后甭说被授予高官显职,求学期间,出入宫廷蒙圣上亲自点拨,都不是难事!犬子怀让,如今就拜在嘉新公门下。”
“后学晚辈阴怀让,见过各位叔伯!”刚换过了一身衣服的阴盛,人模狗样地起身向大伙施礼。
“不客气,阴公子不必如此客气!”宾客们,赶紧长身拱手相还。看向阴固父子俩的目光,瞬间就变得认真了许多。
阴固一直在留意众人的脸色,见到大伙的表现,心中好生得意。悄悄将声音又提高了几分,继续卖弄道:“四鸿儒,指的是《尚书》大家许子威、礼学大家《刘龚》,陛下的族弟王修。舍弟阴方阴子矩,凭借一部《春秋》,也有幸侧身其中。”
“哦!”包括刘縯在内,众宾客齐齐点头。
一个弟弟是太学之鸿儒,一个儿子是国师之高徒,怪不得这姓阴的行事如此乖张!当即,有两个准备在长安讨生活的,便打定了主意,要跟眼前这位阴庶士多多来往,以期将来能沾上一点余荫。
刘縯虽然对阴固的为人和性情都非常不屑,然而想到自家弟弟和朱祐、邓奉、严光四人今后的前途,也不得不装出一幅钦佩的表情来,耐着性子,跟着大伙一道听阴固大吹特吹。
“至于三十六秀才么,就差得多了。无非是一些读了满肚子书,却不太懂得学以致用的家伙。拜入他们门下,做学问倒是不愁得不到指点,然而将来想要步入仕途,出路就比两国师和四鸿儒差得太多。”阴固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吐沫星子飞溅。
众人闻听,心中便忍不住幽幽叹气。想那各地学子,能凭本事被录入太学,一开始心中该是多么兴奋。本以为从此之后前途一片光明,举族上下都可以跟着受益,谁能想到,真正的门槛还在太学之内,并且一道接着一道。而那两国师四鸿儒,就是每人都生着三头六臂,总计才能带多少门生。其余学子们因为初来乍到不懂这些弯弯绕,一头扎入其他五经博士门下,岂不是平白要经历许多坎坷?
正感慨间,却又听那阴固得意洋洋地补充道,“三十六秀才虽然比上不如,但比起七十二公车,三百六十韦编来,还是绰绰有余。好歹他们的名头尚算响亮,教出来的弟子即便无法于长安城内立足,去地方上,也能谋一份差不多的差事。那些公车、韦编教出来的学生,离开太学之后,前途才是真正坎坷。前几年有个学子姓吴名汉,字子颜!堪称文武双全,长得也是一表人才,每次岁末大考,几乎都稳居榜首。就是因为其授业恩师既没名气又没人脉,结果学成之后,其本人只能去宛城附近做一个亭长。苦熬了这么久,都没机会出头!”
“唉!”话音落下,屋子里又响起了一片叹息。几乎所有人,都在替那高材生吴汉的不幸境遇扼腕。
只有刘秀,毕竟年龄太小,没经历过太多风浪,心性也远不像大人一般成熟。听阴固把曾经让自己心驰神往的太学,说得像个牲口市场般不堪,便有些意兴阑珊。四下看了看,趁着谁也没注意到自己,装作尿急的模样,悄悄溜出了屋外。
屋子外,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清冷的星光从半空中照下,照亮周围匆匆忙忙的人影。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浓郁的哀伤和化不开的茫然。白天的灾难,发生得太突然,对庄子的打击太沉重。失去了致仕官员赵礼这个顶梁柱,谁也不知道赵家庄还能存在多久,贪官污吏们还有多少时间就会像吃死人肉的乌鸦般找上门来。
这还是司隶部,就在官道附近,距离重镇弘农,也不过是百余里的路程!如果换做其他偏远闭塞之地,或者自己的老家新野……
越想,刘秀越觉得周身发凉。抬首西望,只见彤云低垂,峰峦如聚,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虎狼熊貔在悄悄地磨着爪牙。
而这条路,他却必须走下去,始终不能回头。
大汉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