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都市言情>我不是一只米虫> 第19章 再访母校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9章 再访母校

    外面的秀丽风景也好不过家乡的那一缕绿荫;外面的山珍海味也比不过妈妈做的一桌家常菜;外面的金钱利益也换不来家人的健康平安。家,是一个寻找心灵慰籍的地方,无论你是多么的苦恼困惑还是忧伤难过,回到这里你都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缓缓地抹去你心头的压抑。

    除了家,还有这么几处地方会让你心生亲切,那些就是你挥洒过几年青春和汗水的母校。闲来无事,也不忍浪费这大好的光阴,晴好的天气,想邀三五好友一同去拜访母校。而事实上也仅仅只有一个人,是同我一起从小学,初中一直走到高中的,他叫蒋磊,第二个事实是:正是他邀请的我,一同去拜访小学的母校。

    由于我白天被某些事情耽搁了,一直到傍晚吃过晚饭后,才腾出空来。

    "没事,咱们就晚上去。”拨通他的电话时,他对我说道。

    "晚上去?”我下意识地惊叹了一声,觉得没什么不可之后,应声答应了他。

    我们俩的家距离不远,骑电动车三四分钟就到了,他家跟学校的距离也不远,大概六七分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分钟后,期待已久的小学母校校门就映入眼帘了,只是它是紧闭着的。

    "跟我来,走后门。”蒋磊带着我来到后门。

    后门是一扇铁栅栏门,也锁住了。于是两个身手矫健的身影借助电动车前灯的光亮,从这扇栅栏门翻了过去。

    没想到时隔将近八年,咱们又一次来到了这,夜袭母校,还是从后门翻过去的,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呐!

    校园的各项设施都比以前好了不少,布局方面倒没有太大的改变。走在树荫间的小道上,我时不时地拿出过去的场景同现在做对比,一时间,一幅幅桌前打闹、门前嬉戏,或是认真上课、静静午睡的画面萦绕在我的眼前,一张张稚嫩的脸颊也活灵活现般地从我们身旁经过。

    经过两排玉兰树之间的小道,来到了我们的操场,以前的泥土操场现在已变得焕然一新:全新的塑胶跑道、国旗台、篮球场、跳远沙池,原本光秃秃的土地也铺上了草皮,瞬间档次就高了不少。原路返回,左手边一楼是厨房、食堂、礼堂三合一的布局,我们那时候烧的还是柴火饭,我调侃道:"那时候咱俩还来过这里抢过锅巴吃。”

    蒋磊爽朗一笑,看来他是记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了。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小学、初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己从家里带饭去学校的,提着个保温桶,奔走在田野间的小路上,晃荡晃荡了一路。

    二楼是五年级、六年级的教室、一间小型的音乐教室、和一间小小的图书室,后两者是新加的,我们那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顺着楼梯而下,隔着一条路的对面是栋大的教学楼,一至四年级的所有教室都在这,还有计算机房,当年我们也算是"摸过一次”计算机,也就仅那一次而已了。

    还有校园广播站,当时是叫:"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午休前会放些音乐或播报点新闻什么的,每逢周五还有知识抢答的栏目:谁第一个从教室冲出并跑到广播站再答对问题,就能获得奖品。这个栏目当时俨然成为校园里最受期待的事,还有一个原因是:放完这个节目、午休完、再上半天课,就到欢乐的周末时光了。

    我和蒋磊边走边谈论着当时我们如何冲出重围,然后我奖了一个本子,他奖了一支笔的故事,不禁喜笑颜开。

    走着走着,来到了露天的乒乓球场,以前的那个小型广场已被改建放上了新的乒乓球台,以前的那些旧的水泥台子还没有拆掉,下雨时,那里是避雨的场所;捉迷藏时,那里是绝佳的藏匿地点;下雪时,我们用上面承积的雪打雪仗......那都是些令人难忘的回忆了。

    穿过乒乓球场,左手边的一行小房子,有我们当时学前班的教室,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年幼懵懂的我就被送到了这样一个小房子里,读完了一期学前班就荣升一年级了。同一行的小房子中还有校园商店,那时候也极其火爆。旁边的一处小阁楼成为了大家嬉戏打闹的"必争之地”,对面也是对称的一处阁楼,阁楼下是多媒体教室,每星期一节的多媒体课也是我们向往的课程之一。

    不知不觉间,我俩已走到了校门口,校园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时此刻校园内也找不到除我俩之外的第三个人,咱俩"夜袭”计划得逞,现在也准备"撤退”了。再次从铁栅栏门翻过,回头望一眼学校建筑的轮廓。

    "下一次来,又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了。”我对着蒋磊说道。

    "是啊,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过来,现在趁有时间,多过来留恋留恋。”

    寒风中,一辆电动车疾驰而过,我把他送回家后,调转车头。

    "明天我们去初中的母校看看吧?”蒋磊叫住我说。

    "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

    初中的母校比小学还要近,走路都只要十几分钟,这也算是一座古镇,凭借着唐朝"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这股文化底蕴发展起来。而我的初中就坐落在这座小镇中,北靠书堂山,原名书堂中学,现在直接更名成了:"欧阳询书法学院”。由于是放假期间,学校的前门也关得死死的,所幸后门没有关,不然我们又得翻墙了。

    校园内的设施大都一如我们毕业离开时的模样,只有田径场和塑胶跑道,那是等我们毕业之后才有的。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田径场了,然后是一座小亭子,记得我们刚进校门就被安排在这里打扫卫生、除草什么的。田径场过去是篮球场,篮球场北面就是教学楼了。

    我们那一届,可是见证了新老教学楼交接,初一读完,老教学楼完成了它的使命,直接被爆破掉,一点不拖泥带水。初二那年我们被安排礼堂里临时搭起的板房内上课,学校老师不多,稍微用心一听就能知道临近的"教室”里是哪位老师,在上什么课。每逢期中、期末考试,那可就壮观了,满礼堂摆的都是桌子椅子,十几位老师巡逻式地监考,没人敢"顶风作案”。初三的下学期,我们有幸搬到了这栋崭新的教学楼里,坐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课,学着崭新的黑板上的知识。

    礼堂在篮球场的东面,而它的南面是零星的几个乒乓球台,那时候的一大乐趣是:下课铃一响,拍子就拿在了手上,老师刚宣布下课的那一刻,就飞奔出了教室,花个1分钟左右的时间跑到对面,占领球台,打8分钟球,再意犹未尽地跑回来。

    篮球场的西面是职工宿舍,那地方去得少,只有打扫公共区的卫生时才会去。经过篮球场,顺着阶梯往上,左边是食堂,右边是小卖部、化学课教室和少量老师的房间,中间是学生宿舍,我俩家都离得近,不用寄宿,从初三起,每天晚上会多一节课,我们也是从那时开始了住校的生活:晨起绕着校园跑步,晚上就站在老师的房前背单词、课文,以此轮回。

    走了一圈,又绕到了前校门,无奈我们原路返回从后校门出去。

    拜访了小学、初中的校园,那么高中的校园也不容忽视,说走咱就走,今天还特邀到高中时期的一位铁哥们——何舒为,还特意带上了乒乓球、乒乓球拍,准备再和他较量一番。

    高中的校门倒是不会关的,因为里面有部分西藏生是不回家的,徒步校园时也发现了几位学弟学妹。我和舒为来到这的第一反应是看体艺馆关没关门,结果是不尽人意的:几扇门都关得严严实实的。无奈,我们只好随便走走看看了,沿着道路一直往上,我们看到了新的图书馆、西藏生楼和名为"行健”的教学楼,站在第二食堂前望了望后,我们掉头返回。

    田径场,说来这是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的地方,如果我没去搞体育训练,安安心心学习,兴许考不上一本,但二本还是没问题的,后来发现我也根本不是那块料。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这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让我懂得了慎重选择的重要性,切不能仗着年少轻狂,逞一时之快,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

    又沿着道路参观了一圈,一切都还是以前的模样,熟悉又亲切。告别了这留了我三年的母校,又和舒为在汽车站告了别,最后和蒋磊在村中告别。伴君千里,终有一别,生命中不可能有个人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你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唯一能一直陪伴你的人是那个日益强大的自己,而唯一能留住你的地方是当你老后回归的故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