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和武定国这么有条有理的做法不同,坐在对面的蒋昕,此刻已经是完全沉浸在冥思苦想之中了。他有个坏习惯,思考的时候,喜欢往嘴里含点东西,手上拿着什么就往嘴里送,而刚好,他手上拿着一只毛笔。
就像是含着棒棒糖,他把毛笔头往自己嘴里捋了捋,满嘴的墨水,活像是一个大花猫。武定国抬头一看,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音。蒋昕被这声笑声,打断了思路,抬头一看,对面的武定国正捂着嘴笑,因为不敢放声大笑,怕招来考官训斥。
武定国指了指他,又指了指自己的嘴,然后做了一个大花猫的动作。蒋昕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苦笑着放下手中的毛笔,赶紧擦了擦嘴,吐掉嘴里苦涩的墨水。十分不好意思的朝武定国拱拱手,意思是,习惯了,请见谅。
武定国笑着摇了摇头,没再理会。他何尝不明白,这读书入了迷的人,总会偶尔做出这么搞笑的姿态,可这也代表着,这是真的认真读书之人。君不见,还有人把饺子蘸墨水吃下肚子的,这含着毛笔算啥。
武定国开始提笔,准备回过头去处理之前没有默写出来的那些个填空题。
“天祚明德,有所底止。”这第一个填空没有想出来的,武定国思前想后,没能想到这一句的出处,嘴里反复念叨,依稀似曾相识,好像是在哪里读过,可是记忆里面,还是有些零碎,缺少一个关键的启发点似的。
武定国抬头四望,眼前的只有三面墙壁,和对面的蒋昕在埋头做题。武定国不由得有些苦恼,这想要作弊,还真是没这个条件。
“咚”,考场里面传来了钟鸣声,这是在告诉考生,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了,考试时间已经过半了。
武定国闭上眼,听着悠扬的钟声,肚子突然觉得有点饿了,古人云,钟鸣鼎食,大户人家以敲钟告诉大家该吃饭了。对了!鼑!
武定国突然想起了什么,关于鼑,最有名的莫过于楚王问鼎的故事了,出自春秋左传,《王孙满对楚王问鼎》,而其中,正好就有“天祚明德,有所底止”这句话,原句应该是“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
想到这里,武定国顿时豁然开朗,提笔写下了这一句。
随着思路的开拓,武定国接着又完成了几句话,可是,他不一会儿,又卡住了。这次,他敢肯定,这一句话,不是出自四书五经里面的。只是到底出自哪里,武定国就有点想不起来了。
原句是“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武定国在脑海中吐槽,这又不是韩愈的《师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个时代,并没有韩愈的《师说》,所以这句话,武定国想不出是哪里出来的。
巧的是,对面的蒋昕,好像也是卡在这道题目上了,嘴里反复嘟囔着这道题,武定国能够听见。看到居然有人和自己一样,武定国倒是感觉自己不孤单。
读书做学问,果然还是得靠积累,这下子稍微考一点教科书之外的,就抓了瞎。武定国想到了《师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唉,一点一滴,做学问马虎不得。”武定国自言自语的嘟囔道。这声音虽小,但是也被对面思考中的蒋昕给听见了。
蒋昕顿时眼前一亮,仿佛抓到了提示,他突然想起来,跬步!这是《荀子·修身》,一瞬间,将这篇文章回忆一遍,果然,立刻想起了这一题改填写什么了,顿时激动不已。他抬眼看了一下武定国,心想:
“这武定国一句无心插柳的好句,却给我解了难题,看他还在纠结的样子,我也得回报一下才好。”
于是,蒋昕想了一个也同样委婉的方法,说:“人之初,性本恶,何以修身?”仿佛自言自语,其实,是给武定国提示答案了。
“嗯?性本恶?荀子才这么想,孟子是性本善。哦!我明白了,对面这蒋昕是在提醒我,这道题出自荀子!后面一句?何以修身……难道是!《荀子·修身》,果然!哈哈,还真是!”
得到提示的武定国,一下子就想到了该填写什么了,这两个作弊选手,各自抬头看了对方一眼,十分有默契的微笑了一下,然后继续埋头做题,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武定国有点在心里吐槽,我这考试,居然在考场上,和对面的考生眉来眼去的。还好,这三面墙帮了忙,不然让别人看到了,该怀疑我俩是那啥了。
时间还是过得挺快的,很快就到了收卷的时间。钟声准时响起,考官大声说:“时间到,各位考生停笔!”随后就有小吏下来迅速的收卷。有的人信心满满,有的人满头大汗,有的人还想趁机写一点,甚至还有隐约的哭声传来。
武定国还是有三句话没想起来出处,可是整张卷子他已经差不多都答完了,想来,这分数应该不会太低。
卷子收上去,很快,又有新的卷子发了下来。这是第二场考试,墨义。相比于之前贴经的考试,这张卷子上面的题目,就要少很多了,但是留下了很大的空白,给学子们阐述章句意思,流下行文的空间。
武定国粗略看了一下,还好,这些章句,之前的学习中,老师都有讲过,凭借出众的记忆能力,武定国觉得这场考试稳了。可是看到最后面一个题目,乃是一道要求考生做诗的题目。武定国一下就明白了,这次考试,恐怕后面会考到策论和其他的一些题目。
想来这次院试,考官出题,是为了考究学生们的文采比较多,这卷子上的诗如果做得好,恐怕会有很大的加分。
武定国决定,先做这最后一道题。
题目要求,以秋,蝉两个字为关键词,作诗一首。对于作诗,难不倒武定国,这两个关键字,在文人的作品中,十分的常见。对于文抄公做习惯了的武定国,找个前人的诗句,便可以交差。只是找哪个的呢?武定国倒是有些难以选择了。
“毕竟是个童子试而已,又不是乡试,不需要那么惊艳才绝。选一首普通一点的就好了。”
想到这里,武定国提笔写下了: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就拿初唐四杰,虞世南的咏蝉诗吧,哈哈哈,唐代咏蝉三绝之一,想来应该够用了。”武定国嘴里的普通一点的诗,就是这个。这要是让祖师爷知道了,估计会要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