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北颂> 第0776章 天圣字典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0776章 天圣字典

    寇季并没有详细的跟种世衡和朱能解释其中的门道,他只需要种世衡和朱能二人明白隐藏钱财流入到大宋的重要性就行。

    在交代了二人此事以后。

    寇季陪着二人吃了一些送行的酒,然后眼看着他们上了马,一路往大理的方向扬长而去。

    寇季在他们走了以后,坐上了马车,悄然回了寇府别院。

    ……

    对于大宋大部分人而言,要全面推行蒙学,在不动用国库钱财的情况下,只能凭借着抢劫来维持。

    但对寇季而言,却并非如此。

    寇季有很多办法能帮大宋弄来足够的钱财全面推行蒙学。

    比如通过一字交子铺,加印交子,或者超印交子。

    又比如通过捐赠。

    整一堆有名无实的名头,号召天下所有商人捐赠,一定能捞来一大笔。

    粗暴一点,还可以在税上做手脚。

    总而言之,办法有很多。

    但无论是那个办法,都有一定的弊端。

    比如超发交子。

    固然能短暂的敛来巨万万的钱财,可弊端也十分大。

    超发的交子过多的话,交子的信誉会大大降低。

    有可能会跟明朝的宝钞一个下场,失去信誉,被彻底抛用。

    而随之迎来的就是挤兑狂潮。

    朝廷没有足够的钱财应对的话,最终就会引起民变。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一人为主的时代,掌权者若是尝到了超发交子的甜头,一定会疯狂的滥发交子。

    交子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亡国的一大弊端。

    捐赠也有捐赠的弊端。

    达官贵人们捐赠一两次钱财还行,让他们长久的捐赠钱财,他们绝对不答应。所以钱财捐赠的主力就是富商大贾,富商大贾逐利,朝廷想要他们长久的捐钱,势必要在其他方面开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商人们就有无数的办法将口子撕的更大。此举对朝廷绝对有害无益。更重要的是,在捐钱的过程中容易催生出贪腐。

    其他的办法,也就其他办法的弊端。

    真正完美的办法,寇季和赵祯倒是商量出了一个。

    那就是在推行蒙学的事情稳定以后,继而推行县学、府学。

    蒙学免费、县学收费、府学亦是如此。

    用县学和府学的钱财,贴补蒙学。

    从而达成一个循环。

    为了确保各家私塾不破坏这个循环。

    往后的科举考试中,会将学籍纳入到其中。

    那些家中有私学的,或者是民间学馆出来的学生,想要参加科举,必须入县学、府学。

    民间的私塾会因此大大的减少、民间学馆也会如此。

    送到他们手里的钱财,会因此流入到朝廷手中。

    地方的那些饱学诗书的先生,想要混口饭吃,也必须进入到朝廷的学府当中。

    朝廷不仅可以借此合理的调配教育资源,还能监督和影响民间的言论。

    一举两得。

    但推行县学和府学,那是以后的事情。

    现阶段,没有收入补贴的情况下,朝廷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方面的钱财。

    出去抢钱绝对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事情。

    一得钱。

    二得地。

    三得精兵强将。

    虽然中间会损失一些兵力。

    但相比而言,得到的更多。

    钱,寇季不在乎。

    寇季看重的是地和精兵强将。

    朝廷有了地,就能大肆的移民。

    从豪门大户手里不断的抽取他们的佃户。

    豪门大户为了避免佃户流失,必须得出血。

    大宋朝没有主奴契约,只有主仆契约。

    豪门大户可没办法控制佃户的自由和生死。

    若是朝廷在主仆契约上,再加以约束。

    减轻佃户叛逃的惩罚,加重豪门大户苛待佃户惩罚。

    那豪门大户为了避免佃户流失,还要出更多血。

    朝廷有了精兵强将,好处更多。

    对内镇压豪强,对外攻城掠地。

    豪门大户占着地不给百姓,那朝廷就打出一片地,分给百姓们。

    大宋的人口有限。

    抽离一部分,就少一部分。

    总有那么一天,豪门大户手里的佃户会被抽调干净。

    到时候,一家十几口的豪门大户,手里握着成百上千亩的良田,看你怎么种得过来。

    种不过来地,朝廷的赋税又必须缴纳。

    最终就只能自己不断的往进贴补。

    贴补的久了,家底掏空了,就只能卖地。

    土地兼并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赵祯和寇季在文制革新的问题上,谋划的很深,想的也很长远,所以需要的时间自然也长。

    眼下只不过刚刚开始。

    ……

    寇季回到了寇府别院以后,每日往返于府上、瑞圣园、皇宫。

    交趾和大理的战事,他不需要太多关注。

    有曹利用、陈尧咨、种世衡、朱能四人在,一切的战事都能处理妥当。

    他不需要太担心。

    他现在需要陪着赵祯盯着各地蒙学的推广进程、以及瑞圣园内的编书和译书的进程。

    在他的指导和监督下,编书和译书的进程十分快速。

    时间一晃,到了五月。

    第一版简化字音韵书籍正式的编著了出来。

    寇季拿到了整本以后,仔细审阅了一番,还是很满意的。

    编撰出的第一版的简化字音韵书籍,跟寇季印象里的字典很相似。

    区别就在于,第一版的简化字音韵书籍在注音方面,用的是原有的注音符号,而非字母拼音。

    后世运用的字母拼音,是建国以后,几位语言学家,在注音符号的基础上改编的。

    文字的排列,以及一些简字也有区别。

    文字排列是竖着排列的。

    贾昌朝和大儒们精简出的文字,跟后世的简体字有一定的区别。

    但并不影响阅读。

    寇季尝试着辨认了一番,发现十分顺畅,就拿着书籍入了皇宫。

    赵祯在看到了音韵书籍以后,并没有急着翻阅,而是快速的召集了满朝文臣入宫。

    寇季见此,立马从宫里差遣了一个人,到瑞圣园去取更多的音韵书籍。

    满朝文臣聚齐以后,寇季派人去取的音韵书籍也送到了宫里。

    赵祯在满朝文臣到齐以后,吩咐陈琳将音韵书籍分发给了他们。

    满朝文臣拿到了音韵书籍以后,快速的翻阅了起来。

    刚刚翻开,满朝文武看着很生疏。

    因为他们学的是繁体字,初看简体字,自然不是那么顺畅。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满朝文武看久了以后,就慢慢的克服了这方面的障碍。

    能轻易的辨别出每一个繁体字对应的简字。

    这就是汉字的好处。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变化来的。

    所以无论汉字如何变化,只要其中主要的形不变,就能轻易的辨别简繁。

    贾昌朝和大儒们都是饱学诗书之人,其中更是有不少文字大家。

    他们知道每一个字的主要的形在何处,也知道每一个字的关键之笔在何处。

    所以他们编出的简字,对大宋的读书人而言,其实没有多少辨识障碍。

    满朝文臣在看完了音韵书籍以后,神色各异。

    有震惊的、有遗憾的、还有神色复杂的。

    吕夷简三人在看完了音韵书籍以后,小心翼翼的将其收入到了袖中,一起对赵祯施礼。

    “臣等为官家贺!”

    其他文臣见此,也纷纷向赵祯施礼道贺。

    赵祯笑着道:“为何?”

    吕夷简拱手道:“官家已经再全天下推行蒙学了,若是再配上这音韵书籍,必然能大兴教化。此书的好处,臣看一眼便知。

    简单、好学、易查阅。

    更重要的是,学简字的人,要辨认现有的文字,也不会存在太多障碍。

    只要懂其形、明其意。

    简字和现有的字之间,可以随意的辨认。”

    赵祯哈哈大笑道:“真有爱卿说的那么好?诸位爱卿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臣等赞成吕相之言!”

    垂拱殿内,一片赞成声,一个反对的也没有。

    可简字音韵书籍,真的好到让人挑不出错吗?

    其实不然。

    主要是简字音韵书籍,是一帮子大儒编撰出的。

    他们一般都是反对朝廷在文字上做文章的重要战斗力。

    如今他们都被收买了,不会跳出来跟朝廷作对。

    文臣们自然也不会触赵祯眉头。

    一些因为反对而反对的官员也不敢出声。

    因为编撰简字音韵书籍的大儒们当中,有人还给他们中间一些人担任过先生,他们也通读过其中一些大儒的著作,算是人家的半个门生。

    没办法站出来反对。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

    反对的人进不了垂拱殿。

    因为早在朝廷编著简字的风声传出去以后,赵祯和寇季两人就已经动手震慑了一番朝野。

    朝野上下都知道,赵祯和寇季为了推行简字,敢杀人,也舍得杀人。

    他们没理由跟自己的性命过不去。

    赵祯见满朝文臣无人反对,忍不住开口道:“难道简字就没有半点坏处吗?”

    寇季闻言,翻了个白眼。

    他觉得赵祯这是没事在找事。

    “却有坏处……”

    王曾缓缓的出班,低声说了一句。

    赵祯急忙问道:“王爱卿觉得有何坏处?”

    王曾沉声道:“简字已经在保留字形的基础上,做到了极致,无法再删减。若是遇到了避讳的字,缺笔之下,恐怕会变成另外一个字。

    一字之错,意思往往天差地别。

    对我大宋的公文和科举文章有很大的影响。”

    赵祯略微愣了一下,发现王曾说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大宋的公文和科举文章,又不是大白话,而是文言文。

    往往错一个字,整句话的意思瞬间就变了。

    若是碰到了避讳的字,缺一笔,少了某一个笔画,变成了另外一个字,那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意思。

    赵祯沉吟了许久以后,开口道:“简字,已经算是缺笔字了,已经算是避讳过了,所以不用再刻意避讳。以后皇室中人的名号、谥号、庙号,皆以现有的字录入。

    天下间百姓,每一岁,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因为避讳字的关系入狱。

    其中大部分还是无心之失。

    以前没法子解决此事,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如今有了简字,那便借着简字,将此事解决,免除百姓们牢狱之苦。”

    “官家圣明!”

    王曾高声赞叹。

    满朝文臣也齐齐躬身赞叹。

    诚如赵祯所言,天下间的读书人,总是因为避讳字的关系入狱。

    而且数量不少。

    学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别的字可以不认识,但是避讳的字,必须先认识一遍,免得一时不查,引火上身。

    如今赵祯大方的将简字所要避讳的方面罢黜了,也算是一条善政。

    此事传出去以后,必然能收获一大批的好感。

    赵祯在满朝文臣恭贺声中,道:“音韵书籍出世,可以说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参加音韵书籍编撰的官员、大儒也理应得到赏赐。

    三宰和吏部议一议,依照编书官员的功劳,拟定一个升迁名单给朕,朕会擢升他们。

    至于那些单薄名利的大儒们,朕回头会亲自去瑞圣园,问一问他们,看他们想要什么。”

    寇季在赵祯话音落地以后,笑着道:“官家,大儒们必然想在音韵书籍上留名。”

    赵祯略微一愣,道:“那就将他们的姓名,单列一页。就排在朕著的序言之后。”

    此话一出。

    吕夷简三个人一愣,随后一脸懊悔。

    他们刚才只记得关注音韵书籍了,倒是往了每一本书,在出书之前,都有序言。

    写序言的人,自然而然会跟着书籍的作者,以及书籍一起,名流青史。

    他们一时不查,让赵祯抢了便宜,他们怎么可能不懊悔。

    一本书的序言,他们真要是开口,赵祯或许会给他们三份薄面,让他们作序。

    可如今赵祯开口了,他们就不好再开口了。

    寇季在赵祯做完了决定以后,拱手道:“官家圣明……说起来,此书成书以后,还没有起名呢……”

    赵祯和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四人再次来了精神。

    寇季却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臣跟著书的大儒商量了一番,拟定了几个名字,请官家定夺。其中有《瑞圣园字集》、《全字集》……以及《天圣字典》……”

    听到最开始的几个名字,赵祯、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四人都一脸不在意。

    可《天圣字典》四个字一处,四个人脸色都变了。

    赵祯脸上浮现出了狂喜,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一脸黯然。

    赵祯哈哈大笑道:“就叫《天圣字典》!”

    寇季躬身道:“臣遵旨……”

    赵祯大笑着起身,豪迈的道:“礼部尽快统计出天下间有多少蒙童,工部尽快安排匠人们刊印此书,朕要让天下蒙童,人手一册。

    印书所需要的费用,朕出。

    朕就算吃糠咽菜,也要让天下间的蒙童,拿到此书。”

    满朝文臣再次施礼。

    “官家仁厚,臣等代天下百姓,拜谢官家隆恩。”

    “哈哈哈……都散了……”

    说完这话,赵祯大笑着离开了垂拱殿。

    满朝文臣,怀揣着《天圣字典》离开了垂拱殿。

    寇季走的比较晚,主要是跟陈琳约定了一下赵祯到瑞圣园视察的时间。

    寇季出了垂拱殿,一个略带讥讽的声音就缓缓响起。

    “寇枢密可要封王?”

    寇季抬眼望去,就看到了吕夷简那张老脸。

    在他身旁,还有王曾和张知白。

    寇季瞥了吕夷简一眼,淡淡的道:“吕相何出此言?”

    吕夷简盯着寇季道:“《天圣字典》一经传出,必然会成为天下第一书。身为此书的主编,你居功甚伟。以你的身份,不封王,已经不足以彰显你的功劳。

    老夫已经和王曾和张知白商议过了,准备在表功的奏疏上,给你列一个王爵。”

    寇季闻言,瞥向了王曾,“王相是如此认为的?”

    王曾哼了一声道:“封王?你想都别想。”

    张知白苦笑了一声道:“寇小子,你别听吕相的。他就是心里不痛快,所以故意吓唬吓唬你。”

    寇季闻言,盯着吕夷简似笑非笑的道:“可是因为没有分润到功劳的缘故?”

    吕夷简冷哼了一声。

    张知白叹了一口气道:“寇小子,我们三人并不是贪功劳。以我们三个人的地位,不犯下大错,基本上不会动摇。立下了破天大功,也不会动,无非是多加几个虚职而已。

    所以功劳我们并不看重。

    我们真正看重的是留名的机会。”

    王曾点头道:“《天圣字典》这等奇书,一辈子恐怕也就碰见这么一次。若是不能在上面留名,将会成为终生憾事。”

    寇季撇撇嘴道:“你们又抢不过官家,说这么多有什么用。纵然我将留名的机会留给你们,官家也不肯啊。难道你们还想占了著书的名分。”

    吕夷简三人闻言,齐齐摇头。

    吕夷简黑着脸道:“老夫等人还没那么无耻。老夫等人只想写个序言之类的。”

    寇季摊开手道:“可官家如今已经抢了此事。我也不可能将官家拿下来,让你们顶替上去吧?就算我真将官家拿下来了,你们敢顶替上去吗?”

    吕夷简三人有些语塞。

    顶替赵祯?

    活腻了啊?

    赵祯现在心里别提多激动多开心了,这个时候上去给他泼一盆凉水,他能亲自提着剑出来找你理论。

    别说是吕夷简三人了,就算是赵恒现在活了,也未必压得住赵祯。

    赵恒真的要是把赵祯逼急了,赵祯搞不好会提一柄剑,架在赵恒脖子上,问他一句‘爹,你是不是活腻了’。

    毕竟,赵祯现在霸道的不像话,大宋此前那三位皇帝,估计也没有他霸道。

    寇季见吕夷简三人脸色难看的站在一边,就轻咳了一声道:“你们也不用非盯着《天圣字典》不放。”

    吕夷简三人齐齐瞪起了眼,盯着寇季。

    吕夷简急不可耐的喊道:“你什么意思?”

    寇季干巴巴的道:“往后还有很多书要出来,比如《天圣词典》、《天圣医经》之类的。”

    “词典?!”

    吕夷简三人自动忽略了《天圣医经》四个字,注意力果断落在了《天圣词典》上。

    寇季见他们如此紧张,也没有卖关子,当即坦言道:“为了减少音韵书籍的厚度,我们编书的时候,将其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个就是《天圣字典》,单纯的就是字,不包括词,以及一些名人词和句。

    随后还要编撰一部《天圣词典》,将那些词录入到其中。

    《天圣字典》、《天圣词典》二者合一,才是一部完善的文字书籍。”

    吕夷简三人闻言,几乎毫不犹豫的道:“《天圣词典》完成以后,务必告知老夫三人,老夫三人要为其作序。”

    “哪有那么容易啊……”

    寇季突然感叹了一句。

    吕夷简三人对视了一眼,盯着寇季。

    “你想要什么?”

    寇季突然咧嘴一笑,“现在还没想好,想好了再告诉你们。”

    说到此处,寇季已经脚底抹油溜了。

    吕夷简盯着寇季的背后,大声的喊道:“寇季,你要敢背着老夫找别人,老夫跟你拼命!”

    “……”

    寇季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栽倒在地上。

    回身橫了吕夷简一眼后,继续往外走去。

    一路疾驰到了金水桥外,坐上了马车,就离开了汴京城。

    对于吕夷简等人的心思,寇季完全不理解。

    一本书的序言而已,有什么好抢的。

    他近水楼台,他都不在意,吕夷简三人又干嘛那么在意。

    当然了,寇季存粹就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他不在意,那是因为他知道,瑞圣园内随后还有许多震惊世人、教化世人、流传千古的书流出。

    所以一两本书的序言,他根本不在乎。

    再者说,他自己私底下也著作了几本准备借着大食人名头往外传播的书。

    上面的序言还不是随他书写。

    吕夷简等人就不同了,他们自己著不出《天圣字典》那一类的书。

    所以必须借着序言留名。

    为何他们著不出呢?

    不是他们学问不够,而是精力不够,时间不够。

    别看《天圣字典》著作的快,那是因为就一百多大儒和六十多个官员,外加近四百多的大儒子弟帮忙,才在短短时间内就著了出来。

    若是让其中一个人去著作,或者是其中一个大儒府上去著作,不可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著做出一本如此全面,如此完善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