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观音送宝
不一会儿,茶水奉上,木吒和上官晨曦便退出了大殿。
人家大佬之间谈判,他们在场自然不方便。
“菩萨,听说佛门在准备西游大事,这可是一件好事呢。”杨盘微笑着点题道。
“阿弥陀佛,真武帝君也知道,西游乃道主所定,不可阻挡,但我佛门大开方便之门,愿意与三界众生分享西游功德。”观音菩萨说得十分直白。
“原来如此,西游乃缓解世间积累之无数怨念、贪念、噌念、痴念,化解世间悲苦,贫道自然也愿意鼎力相助。贫道门下,只有上官晨曦这一个侍女,菩萨要是看着顺眼,贫道便派她助你一臂之力如何?”杨盘点头回答道。
“贫僧就先谢过真武帝君的一番好意了,不如便让晨曦圣女主持流沙河一难,如何?”观音菩萨开口问道。
“那自然是好,贫道就先替上官晨曦谢过菩萨的好意了。本尊也可以在这里向菩萨保证,一定全力相助取经团队顺利到达大雷音寺。”杨盘作出承诺道。
意思就是,我不会在取经途中给你们下绊子,而且会全力相助。
像杨盘这样的大能,或许不能成事,但要是坏事的话,佛门也没有办法防范。
就连血海中的血河道人都能够从佛门那里要来一些好处,这不是血河道人主动要的,而是佛门上赶着去送的。
为的就是要保证西游的顺利进行。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西游路上的功德,佛门也没有独吞,而是真的和三界仙神共享的,特别是天庭占的还是大头。
要不然,你以为天庭众仙会主动配合佛门表演大闹天宫的好戏?
做梦呢?
大闹天宫,打的不仅仅是玉帝的脸,他们这些天庭仙神也一样被打脸,好不好?
―――――――――――――-
要不是佛门把好处给足了,天庭众仙绝对不会这么配合的。
当然,这里说的“众仙”,都是修为和实力达到一定程度的仙神,不到金丹六转级别,连知情权都没有。
不到金丹九转,你连参与的资格都不够。
说到底,修行界还是强者为尊的。
强者才有人权,弱者别说人权,你连活着的权力都是别人施舍的。
观音菩萨和杨盘交流了一会儿便告辞而去。
云头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天际。
杨盘把上官晨曦叫来,开口道:“流沙河,你知道吧?”
“知道啊。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上官晨曦点头应道,这五百年的修行,可不仅仅是在武当山苦修,她也曾经游历过三界的,包括冥界她也曾去过。
“河里有一妖怪,原为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后因触犯天条被贬下界来,沦为水妖,长得蓝面獠牙,赤须红发;长年在河中兴风作浪,专吃取经人,脖子上挂有所食者的头骨。”杨盘介绍道。
“这奴婢倒是不知道,流沙河地界,连船都飘不起,八百里地界杳无人烟,倒是想不到河底竟然还有一个水妖。”上官晨曦摇头说道。
“再过不久,金蝉子转世的圣僧,将会再次启程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这是一条功德之路,也是三界仙神的盛宴,本座为你要来了流沙河之难,帮那沙和尚拜入唐僧门下,并且用此法宝以及他颈项上的头骨串,助唐僧一行人渡过流沙河。”杨盘拿出了自己诛仙阵图说道。
光有诛仙阵图也无法承载唐僧渡过流沙河。
如果是靠飞,那当然没有问题。
但唐僧,肉体凡胎,加上取经限制,必须要一步一脚地走到灵山。所以,用飞是不可能的。
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上面根本不可能漂浮得了筏子。
想要渡过流沙河,只有用九世取经人的头骨作为承载物,否则任何法宝都难起作用。
说白了,诛仙阵图只是一个甲板,真正的漂浮物还是那串头骨珠。
―――――――――――――-
因为只有生死不渝的信念,身怀天下大爱的爱心,无上慈悲的功德才能够渡河。
所以,只能用阵图当竹筏,漂浮物不是阵图。
原著之中惠岸用的是葫芦套在头骨珠串上,承载唐僧一行人渡河西去。
此难已经被观音菩萨指派给了杨盘,当然不可能给杨盘那个宝葫芦。
杨盘手中的法宝并不多,其中多为杀伐之器。
要么便是炼丹用的炉子。
适合当船或筏子的只有诛仙剑图了。
“奴婢明白了。”上官晨曦对这种暗箱操作,简直熟得很。
“好,如何捞到更多的功劳就靠你自己了。另外,你与唐僧师徒接触之时,特别是与孙悟空接触之时,隐讳地暗示他,要是有难,可来武当山寻本座帮忙。态度一定要好,暗示一定要到位,但又不能留下一丝把柄。”杨盘仔细地交代道。
上官晨曦秒懂,轻轻地点头道:“少爷放心,奴婢明白。”
观音菩萨也是算计深远啊,她拿出了流沙河一难给上官晨曦,确实是大方至极,毕竟九九八十一难,渡沙河这一难也是极具标志性的一难,这一难,不仅仅是唐僧被抓,孙悟空和猪八戒更是难得地联手对敌,结果还是过不去流沙河,最后还是惠岸使者主动出现帮忙。
这一难功德不小,而且只给上官晨曦一个人分,得到的功德足够上官晨曦修炼到不朽金仙还绰绰有余。
而且流沙河仍然是在南瞻部洲地界,这里并不是佛门的地盘,所以也不用担心真武大帝插手西牛贺洲。
倘若真武大帝借西游的机会,进入西牛贺洲,那么他或许会拔剑将作恶多端的妖怪全给砍了。
这样就会打乱佛门的布置,甚至还有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的后果,这些都不是佛门所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观音菩萨便把流沙河之难交给了杨盘。
真的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行事稳妥,还不露声色。
谷</span> ―――――――――――――-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唐僧西行
观音菩萨奉如来佛旨,来到东土大唐的都城长安,得知唐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水陆大会,便化作一僧人,卖袈裟和锡仗。
这袈裟和锡仗可不简单,袈裟乃“锦澜袈裟”,乃如来佛祖集合佛门之力,专门为取经人制取的一件佛宝。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那真是把佛门的面子和里子都摆上了,秀得三界众仙神眼睛都睁不开了。
锡仗乃九环锡仗,乃佛祖所赐之降魔法器,降妖仗魔无往不利,光是摇动九环,便能够震慑妖魔,不敢近身。
所以才有“穿我袈裟,不堕轮回;持我锡仗,不受毒害。”之称。
唐太宗计划买下袈裟和锡仗,给正在讲经的玄奘和尚。
观音菩萨说,贫僧有愿在前,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便将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送给了太宗皇上。
于是唐太宗将袈裟送与玄奘,神采奕奕的玄奘穿上袈裟正讲谈佛法,观音菩萨来到经堂,说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王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当唐太宗兴奋地问大乘佛法在何处时,观音菩萨说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然后飞上高台,踏着祥云,直至九霄云上。
―――――――――――――-
观音菩萨现身,可把长安百姓给惊到了,于是百姓们纷纷跪下拜菩萨。
唐太宗也是惊讶莫名,不过他倒是保持着人王的尊严,没有下跪参拜。
再说了,唐太宗敢拜,观音菩萨也不敢受啊。
西游世界里的唐太宗乃是人王,不是天子。人王的地位和天庭大帝都是持平的。
这要多亏了秦始皇,他强改天数,将天子改成人皇,虽然他失败了,但天子却是被废除了,只剩下人王了。
人族也摆脱了天子的控制,独立自主了。
人王的地位自然就比天子还高。
天子说白了是玉帝之子,还是干儿子,在一众仙神面前自然就没什么地位可言。
人王就不一样了,人族之王,位格比拟天庭大帝。
也就是说,人王的位格是和杨盘这位真武大帝是齐平的。
杨盘也要给予唐太宗足够的尊重。
哪怕这位人王不能长生。
接下来,唐僧西行,一路抵达两界山。
杨盘收回了关注,因为他都知道过程和剧情了,无聊的过程全部跳过就是了。
但上官晨曦还关注着,她的隔垣洞见修炼得也是十分不错的。
取经团队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三界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大能盯着他们的动静呢。
要不然,孙悟空搬救兵的时候,岂会一搬一个准。
每每遇到大难,过不去的时候,总有人出现指点。
唐僧还没有出大唐地界,大唐地界内的苦难也就是路上的一些豺狼虎豹而已,实在是不值一提。
大唐界内,国泰平安,人王在位,气运笼罩整个大唐,妖物被压制,几乎无法成精,哪怕成精了,成长也极为困难,还要面临人族宗门的猎杀,十分凄惨。
等到唐僧出了大唐国界之后,才知道遍地都是妖物,西行之路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没有一位强力护法护道,他将进寸步难行。
这也是佛门安排孙悟空拜唐僧为徒的原因所在。
佛门需要一位强大的护法,孙悟空就成为了他们所选定的最佳人选。
―――――――――――――-
时间一晃,就过了一个多月,唐僧终于还是走到了两界山,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独身一人了。西行之路太苦了,随从都跑光了。这也是只能怪他们没有这个福气了。
这要是走上一路,哪怕只走到五行山,他们所积累的功德,也足够他们死后成就地府阴神,至少也会是一个县城隍的神位。
当然,他们护送圣僧西行了很长一段路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点功德也能够让他们今生顺顺利利,逢凶化吉了。如果死得早,剩余的功德还能够保证他们下一世投胎投个好人家。
西行之路,十万八千里,靠唐僧的脚程就是走上几十年也难以到达。
慢慢等吧,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旅程。
唐僧一路经历了几次难关,终于来到了五行山。
五行山以前叫五指山,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的地方。
唐僧路过五行山,便听到了有人在大叫师父。
“师父,师父,师父……”
唐僧顺着声音来到了五指山下,正好看到草丛中一只野猴子被压在山下。
“你是谁,为何叫贫僧师父?”唐僧双手合什问道。
“师父,俺老孙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山下五百年。前不久观音菩萨曾经点化俺老孙,要俺老孙拜您为师并护送师父去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孙悟空开口回答道。
唐僧见孙悟空一口清气,双目清澈,定不是那些作恶多端的妖魔,于是说道:“原来如此,只是贫僧没有神通,如何能够救你出来?”
孙悟空指着头顶的大山道:“师父,你可曾看到山顶的那副字帖?只要师父能够揭去此帖,俺老孙自己就能够出来了。”
唐僧点头道:“原来如此,那贫道就尽力而为了。”
于是唐僧艰难地爬上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