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南明汹涌> 第489章 第廿七章 于七起义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489章 第廿七章 于七起义

    “南明汹涌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当我们发行纸币之后,我们也要承诺,可以用手上的纸币兑换我们手中的白银。而此前的欠条,则可以兑换铜钱。

    在必要的情况之下,纸币和欠条都可以兑换黄金、白银和铜钱。如此一来,我们就掌握了自己的货币发行权。否则,我们的货币发行权其实是掌握在西班牙人和日本人手里。一旦再出现崇祯时候的白银危机,我们就彻底完蛋了。

    在时机成熟之后,特别是我们的信誉彻底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就宣布纸币和黄金白银脱钩,把纸币彻底变成信用货币。到了那个时候,就是纸币彻底称霸的时候了。”

    常琨拧着眉毛说道:“殿下,纸币轻便,方便携带。现在我们搞出了特殊的油墨,有了水印等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伪了。纸币随时都可以在银行兑换成金银,如此一来信誉定然大涨。也不会有人天天没事兑换黄金白银玩,天下百姓定然十分欢迎。臣以为,这会极大的繁荣市场。而且,可以在与北地商人和西方商人贸易时掌握定价权。”

    李存真听常琨所说高兴地点了点头。

    常琨继续说道:“弗朗机和红毛这些洋人儿,没有什么可以卖给我们的,所以也不得不接受纸币与他们需要的商品绑定这一事实。但是我仍然有一个疑虑。”

    “什么疑虑,你说。”

    “我记得殿下当年说过开禧北伐的事。我怕重蹈覆辙。”

    韩瑾瑜更加听不明白了,问道:“开禧北伐怎么了?和咱们说的有关系吗?”

    李存真笑着说道:“状元公文理皆通,可是你的历史观怕是有点问题,不过这也不能怪你。”

    听到李存真说自己的历史观有问题,韩瑾瑜心中有一点不服气,但是表面却仍然波澜不惊,问道:“还请殿下赐教。”

    “你所看的历史书都是文人写的。上面充满了王侯将相史。似乎一个王朝的兴起就是因为遇到了雄主,一个王朝的衰落甚至是灭亡就是因为皇帝愚蠢。”

    “难道不是这样吗?”韩瑾瑜问。

    “当然不是!”李存真斩钉截铁地回答,“如果是这样就解释不了,一些公认的雄才大略的皇帝统治下的国家灭亡了,而一些昏君却能歌舞升平。

    其实,能够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人的因素当然重要,但是山川改道,天气冷暖,商道的兴起,货币的变迁,人口的变化这些才是对一个王朝影响最大的。

    我想,凭借状元公的聪明才智,如果肯去想,我上面说的这些就不难理解。总之,王朝衰落和灭亡其实是综合因素影响造成的,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原因。”

    李存真继续说道:“之所以你这么看待历史问题,其实就是受到儒家史学思想的影响,这也是我讨厌儒家文人的原因。儒家治国思想当中的仁政和明君根本就是扯淡。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算计和阴谋,历史从无正义,你想要去搞什么仁政、明君完全是自取灭亡,就像宋襄公一样。

    李斯和韩非都是大儒荀子的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全部成了法家的坚定支持者,为什么,难道是因为这两个人天生就喜欢背叛师门,个人道德败坏吗?显然不是。

    那是因为,这两个人看到儒家的治国理念脱离实际、愚昧无知、蒙蔽幼稚、不学无术又孤芳自赏。对儒家失去了信心,所以才会转入法家。

    同时,儒以文乱法,这一点也毫无疑问。许多儒生根本不懂得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非议国家大政方针,根本就不懂得现实的残酷性。他们自命清高,还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简直就是胡诌八扯。崇祯皇帝就是上了这些人的大当,他在煤山上吊,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看到了吗?儒家治国理念,谁信谁死!

    我想这一点不用我多说,状元公只要肯去想都能想明白。

    当然了,儒家思想用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一个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一个治国能手吗?未必啊。所以,儒家思想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治国,否则春秋战国时候儒家怎么会被排挤?

    状元公的历史思想,其实就是这些文人的思想。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混为一谈。误认为国家政策的成败取决于君主个人品行,其实完全就是胡扯。历史从无正义,满满的都是利益和算计!”

    韩瑾瑜拱手说道:“臣受教了。”

    李存真又说了一下开禧北伐,南宋乱发纸币和大元滥发纸币,最后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国家灭亡的事。这让韩瑾瑜大感意外又觉得十分新鲜。

    李存真说道:“纸币的诱惑自然是太大了,就算我们能够拒绝纸币超发的诱惑,却不能保证我们的继承者也有这样的定力。”

    “是啊,臣正是担心这一点。”常琨说道。

    李存真说:“这也不难办,可以对发行纸币的事情立法。需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法律程序,然后才能发行纸币。用法律的力量约束昏君。”

    常琨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三个人谈了很久,李存真等又讨论了细节,这才散会。

    韩瑾瑜离开之后一直在思考李存真所说的东西。顿时感到李存真确实如同父亲所说深不可测。学问渊博,见识深远。

    突然,韩瑾瑜脸一红,觉得吴王也不是那么难看,古铜色的面堂似乎也满英俊的……

    就在明李大军攻打江西的时候,山东的老英雄于七带领自己的弟子和其他豪侠掀起了规模浩大的起义。

    受到江南李存真大胜的鼓舞,于七本来早就想要起义。但是,明李派来的人却推迟说希望稍微有些推迟。原因是,希望于七能够派人去沿海地区接受明李运送过来的武器弹药。

    几个月后,吴王果然派来了两艘大船,运送给于七等人许多武器。虽然都是明李的淘汰货,但像是玛斯科特火枪,也就是斑鸠脚铳,虎蹲炮和其他轻型小炮还是给了于七等人更大的信心,实力大增。

    在原本的历史上,于七起义是在南明退出中国大陆两个月后暴发的。主要原因是莱阳城一个有名的恶霸宋彝秉,人称“宋二阎王”的挑起的。

    公元1661年四月五日,在莱阳宝泉山庙上宋彝秉公然调戏于七弟弟于九的妻子衣氏,被于九打了个鼻青脸肿。宋彝秉依仗父亲在清廷兵部为官,直接进京诬告说于七打算当皇帝。而此时,南明已经退出了大陆,满清朝廷认为自己可以搞定于七,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采取招抚的政策,便发兵讨伐。

    于七一声号令,胶东武林群起响应,起义军与清军在牙山激战。于七指挥灵活,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整整相持了两年。最后清军使用红衣大炮,轰击牙山长达三天之久,终于攻入牙山。于七逃遁,其余众人死的死逃的逃。

    清军随即展开了大屠杀,栖霞、牙山等地十几万百姓惨遭屠戮。满清对宋彝秉很是满意,不仅升了他的官,还把于七的所有家产赐给了他以资奖励。宋彝秉的诬告造成了胶东地区土地荒芜无人种,白骨堆山遍地磷的景象,受益的只有宋彝秉这个败类。满清与这样的人为伍,足见其下作不堪,甚至不如水浒中的高俅。

    于七出家,以七十岁高龄老死华严庵。

    有人说,如果于七的起义能够提前四个月发生,联明抗清,很可能会取得成功。

    然而,在本时空事情却不是这样发展的。在莱阳庙会上,于九胖揍了宋彝秉一顿后宋彝秉还是跑去诬告。然而此时正是顺治筹备南下的时候,兵部警告宋彝秉少惹事。山东为了安抚于七,怕他在顺治南下的时候造反,反而升了于七的官。

    此后,李存真的军火走私送到了胶东地区,于七等人就在登州借货。此时的山东巡抚蒋国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彝秉这败类不服气,总是盯着于七,却没有什么收货。便把精力集中在于七的徒弟们身上。

    于七是胶东地区的大侠,而他的弟子同样也都是侠客。侠客们的根据地其实不在农村而是在城市当中。在原本历史上,于七把队伍拉出城市,去到牙山,使这些大侠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也是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在李存真看来,搞一个城市游击战也未尝不可。

    宋彝秉发现于七的弟子总是结帮成伙的往城外跑,便派人跟踪。这一跟踪不要紧,发现这些大侠居然在城外荒郊野岭玩起了火铳。砰砰作响,烟雾缭绕。

    宋彝秉慌忙跑去告官,这一下官府再也不能不管了。但是,军队绝大多数都被顺治带着南征并一起报销在坐天山和长江里了,已经没有太多的人可以捉拿“反贼于七”了。因此,镇压非常迟缓。

    于是,于七趁机联明起义。不到两个月,起义之火燃遍整个胶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