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明末之草原为王> 第318章 税收政策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318章 税收政策

    赵锐回到开封时,已经到了五月中旬,南阳的冬小麦都开始收割了,涨势比去年的春小麦还要好。



    可见河南在小冰河时期确实更适合种冬小麦,今年春季每户又分了一二亩下等田,用于种植蔬菜油菜等附属农产品。



    张嫣也走了,去了山西,对张嫣的捣乱,赵锐也只是叮嘱情报局重点关注一下,就没再管。



    因为他已经没心思管了,西北的第一批食盐已经运抵,整整八百万斤。



    今年开春后,无数的商家就跟着赵家商队涌向西北,搭乘免税的便利。



    不过,想要去西北,想要得到赵家商队的庇护,就必须加入晋商协会,统一价格,以免恶性竞争,而赵锐也正式将晋商协会更名为华夏商会。



    有了一千五万斤盐,赵锐的心思也活唤了起来,开始将这些食盐运往江南各地商行。



    第二批盐最迟两个月后,又会运抵开封,两千多万斤精盐,足够江南的商人喝一壶了。



    经过这次实地的探查,对河南各地的情况,他已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而这时各地的统计数据也汇总了上来,已整理清晰。



    整个河南共有大小酒楼客栈一万余家,各种店铺五十余万间,街边摊位一百余万个,走街串巷的生意人同样高达一百多万。



    这些摆摊者和小商贩只有极少数是当地军户,大部分都是从各省涌入的,还是拖家带口。



    这也导致河南的常住人口达到了一千六百万,另有两百万流动人口,这在古代是非常恐怖的。



    如今几乎所有穷人都想来河南,只要到了河南,无论是乞丐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谋生。



    从去年截止到今年四月,各千户所收留的新编军户多达一百万人,大多都是光棍,导致偷鸡偷鸭管不住裤裆的事,时有发生。



    赵锐知道再任由各省百姓疯狂涌入河南,势必会对治安造成致命性打击。



    要是不管恐怕各地的百姓都会跑到河南来,毕竟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反差实在太大。



    所以第一条政令就是封锁边界,以后商队进入河南地区要登记,发放通行证。



    其他人,有手艺者可进入,有家人者可进入,入关时验证无误后开具证明。



    有家人的拿着证明可向银行贷款二十两农业贷款,每人分地六亩。



    有手艺者,可向银行贷款一百两商业贷款,不分田。



    其他人则一律统一管制去挖运河,拿工钱,吃饱饭。



    当然,一些游玩探亲士子名妓,另外发放临时通行证。



    不过,纸张也是要钱的,所以收点油墨纸张费也合情合理。



    临时入境者,每人一次收一两银子,按人头收,不分男女主仆。



    商队除按人头每人收一两银子外,马车按马匹数量收,一匹二两,小船十两,中船三十两,大船一百两。



    虽然这样收费极其的不合理,毕竟有些货物轻贵,有些货物重便宜,但人手有限,不可能做到那样细致。



    就这,还要专门成立上百个边界检查站。



    按各站的通行量,配备十到五十个赵家军不等。



    另再配两到十个女子不等,这些女人全部赐予正七品百户官身。



    从各千户所中那些年轻的夫人中挑选,可携带一名丫鬟或者年纪稍大的干儿女。



    对各地的千户收干女儿干儿子,赵大帅是深恶痛绝,奈何木已成舟,这种事哪怕强行下令,要他们解除关系,也没个屁用。



    至于为什么痛恨,那是因为他早就计划在各千户所办一所学堂,只不过想等那些夫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搞。



    谁承想,她们竟然自作主张搞成现在这样,当初他也没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没有明文规定,让她们钻了空子。



    试想一下,一间教室一边坐的是干女儿干儿子,一边坐的是普通学生,那要是有公平可言就见鬼了。



    不过,他也有解决办法。



    1300个千户所,每所办一所小学堂,六岁以上十岁以下孩童可全部就读,伙食费和书本费自筹,余下皆免。



    学堂由所在地千户兼任教谕一职,其余夫人丫鬟担任先生。



    一年后,由督府统一出试卷,赵家军监考,各千户所交叉批阅。



    取平均成绩前一百名的学堂,所有夫人赐相亲机会一次,可从一百名赵家军中挑选一人,由大帅亲自证婚,明媒正娶。



    前十名学堂,除以上待遇,教渝晋升一级,女先生赐正八品百户官身。



    第一名的学堂,所有夫人丫鬟可常伴大帅左右。



    赵锐为了自己的教育大计,是无所不用其极,彻底不要脸了。



    没办法,那些夫人不缺钱,也没有野心,大多都是在混日子。



    估计也就明媒正娶,如意郎君能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不然,就只能将所有的夫人对调。



    但这样一来,换了新的环境,积极性恐怕会更低,毕竟那些女人好不容易才适应现在的生活,就待在原地教育孩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一个千户所虽然有几千人,然而六至十岁的孩童非常少,少则几十多,多则上百,完全教得过来。



    因为战乱,年纪小的很难活下来,活下来的都是十岁以上的少年了。



    八百万军户中,只有区区三十万,十岁以下的孩童,简直触目惊心,这还是今年刚出生了十万个婴儿。



    同样婴儿的夭折力也触目惊心,高达四成,十个婴儿会有一个难产而死,余下三个活不过满月。



    赵锐知道,这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其他地区恐怕更加恐怖,只是从未有人统计过,对此暂时他也无能为力。



    除了在边界设卡收费,城中的商铺,酒楼赵锐也不打算放过,尤其是妓院赌场。



    特喵的一年没注意,竟然蹦出来上千家。



    酒楼客栈按规模,每月收一到五两银子的营业税,商铺收一到二两,其中的尺度完全由各卫指挥使自己把握。



    妓院赌场每月一律收一百两,街边摊位每月收50文钱的卫生费,没有固定营业场所者不收。



    收费也是个技术活,怎么收?谁来收?



    一个不好就会和以前的吏员一样,还不如不收。



    这让赵锐也是伤透了脑筋,最终经过一番权衡,决定在成立一个专门收税的部门税务处,都司分设税务司,卫城和大一点的千户镇子设税务所。



    税务部门独立运行,由上一级直接管辖,先由各卫指挥使将要交税的目标确定,然后由税务官上门收取,并开出收据。



    收税这种惹人嫌,还可能挨揍挨骂的粗活,女人只适合待在屋子里清帐,所以得另招募五大三粗的汉子上街。



    当然为了防止乱收费,收费的标准和条例都会向商户百姓公开,遇到乱收费,可向当地的指挥使投诉。



    而且,所有的税只收宝钞和银元,不收银子与铜钱,其实河南铜钱已经绝迹了。



    农业方面,赵锐没有做过大的改动,依然免税,将那两万多头牛分下去就行了。



    如今河南各地几乎家家都有家禽,前年分下去的十万余头牛马,也下了两万多头崽子,农业方面形势一片大好。



    若非盐巴太贵,商贸只会更加的繁荣。



    对于那条运河,赵锐自然是一百二十个支持,就怕他们搞不定。